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为了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大量杂填土被用于填埋土地。杂填土的利用并非一蹴而就,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理和利用杂填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杂填土的定义及特点
杂填土,顾名思义,是指由各种废弃物料、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混合填埋而成的土壤。其特点如下:
1. 物料来源复杂,成分多样;
2. 土质松散,结构不稳定;
3. 有害物质含量较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风险;
4. 养分含量低,肥力较差。
二、杂填土的利用现状
目前,我国对杂填土的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填埋土地:将杂填土作为填埋材料,用于填平低洼地、废弃矿坑等;
2. 复垦复耕:将杂填土用于复垦复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土壤改良:将杂填土与其他土壤混合,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4. 建筑材料:将杂填土作为建筑材料,如制作砖块、混凝土等。
三、杂填土利用存在的问题
1. 环境污染:杂填土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对土壤、地下水和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2. 土壤肥力下降:杂填土养分含量低,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
3. 土地稳定性差:杂填土结构松散,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4. 处理技术不成熟:我国在杂填土处理技术上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成熟的经验和技术。
四、杂填土的科学利用方法
1. 筛分处理:将杂填土进行筛分,分离出可利用的物料,如砖块、混凝土等,降低有害物质含量;
2. 热处理:利用高温对杂填土进行热处理,分解有害物质,提高土壤肥力;
3. 生物降解:引入微生物,加速杂填土中有机物的降解,降低有害物质含量;
4. 生态修复:将杂填土用于生态修复,如绿化、湿地建设等,改善生态环境。
杂填土作为城市建设的“黑色土壤”,在充分利用的也要注重科学、合理地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加大科研力度,提高杂填土处理技术水平,为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彦丽,李明,张晓辉. 杂填土的性质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5,12(3):32-35.
[2] 张伟,刘洪涛,张晓辉. 杂填土处理技术综述[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6,13(1):47-51.
[3] 王晓东,张晓辉,李明. 杂填土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40(1):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