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体制改革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2018年,我国颁布了新的预算法,标志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迈入了新阶段。本文将从新预算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实施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新预算法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预算编制不够科学、预算执行不够规范、预算监督不够有力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财政职能的充分发挥。为了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水平,2018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正案)》,即2018年新预算法。
二、新预算法的主要内容
1. 完善预算编制制度。新预算法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制度,科学编制年度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前瞻性。
2. 优化预算执行管理。新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确保预算资金合理、合规使用,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
3. 强化预算监督。新预算法强调,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面监督,确保预算资金的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4. 增强预算公开透明。新预算法要求各级政府应当全面公开预算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提高预算的公开透明度。
5. 严格预算调整程序。新预算法规定,预算调整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保预算调整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三、新预算法的实施意义
1. 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新预算法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水平,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 优化资源配置。新预算法通过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环节,有助于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3.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预算法的实施有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 提高政府公信力。新预算法通过增强预算公开透明度,有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
5. 推动财税体制改革深化。新预算法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2018年新预算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迈入了新阶段。新预算法的实施将对我国财政管理、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深入贯彻落实新预算法,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